【舆情聚集】“王娜娜事件”调查结果公布 公众质疑仍缺一个真相

3月19日,@周口发布公布了“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调查结果,结果中称,假“王娜娜”学籍、学历信息被省教育厅按规定注销,毕业证书被宣布无效,假“王娜娜”被商水县教育体育局解聘,9名责任人受处分。

【舆情聚集】“王娜娜事件”调查结果公布 公众质疑仍缺一个真相

3月19日,@周口发布公布了“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调查结果,结果中称,假“王娜娜”学籍、学历信息被省教育厅按规定注销,毕业证书被宣布无效,假“王娜娜”被商水县教育体育局解聘,9名责任人受处分。

从2月24日媒体曝光此事,到官方调查结果出炉,经过了20多天,然而,这份报告并没有让公众满意。“别让王娜娜事件调查烂尾”、“调查结果真相不明”的观点成为了舆情的主流。“真假王娜娜事件”也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事件热点脉络

2月24日,《东方今报》发表了报道《我的大学  被别人冒名顶替上了》,引发了舆论的关注。“折腾到联合国也不怕”成为热点,@联合国微博转发了关于此事的微博。引发舆论关注的第一次高潮。

2月25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发出通知,称学院党委宣布成立专项调查组,并向有关院系等发出紧急通知,要求13年前当事人协助调查。

2月27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播出节目《王娜娜:我的通知书去哪儿了》的节目。舆论再次高涨。

3月19日,@周口发布官微公布调查结果,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3月20日——3月21日,新华社发表评论《“王娜娜事件”调查不能烂尾》被广泛传播。微博上出现了#妈妈这十几年你冤枉我了#、#王娜娜事件调查不能烂尾#等热门话题。

3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冒名上大学”调查岂可敷衍》,5问“冒名上大学”调查 批当地政府缺诚意。

官方公布调查结果

3月19日下午17:43,@周口发布微博发布了《真假“王娜娜”事件水落石出 假王娜娜被解聘 九名责任人受处分》公布了调查结果。

主流媒体都关注了调查结果的出炉。@人民网、@环球日报、@新浪新闻、@中国新闻周刊都在第一时间转发了相关微博。但是,此则通报不仅没有平息事件,反而引发新一轮的舆论争议。

媒体点评

新华社文章《“王娜娜事件”调查不能烂尾》,指出处分需要依据,依据来自真相。纵观调查组的调查报告,对每个人的处分依据太多语焉不详、一笔带过。而公众最关心的,顶替者如何冲破重重关卡完成冒名顶替并顺利毕业,在调查报告中仍然找不到答案。

人民日报《“冒名上大学”调查岂可敷衍》指出,联合调查组的兴趣似乎只盯在真假王娜娜个人的是非曲直上。出台这样“奇葩”的调查结论,症结在于地方党委政府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只想敷衍过关。

中青在线文章《王娜娜事件仅9人被处分 全民追责逼不出幕后主谋?》对事件进行了梳理,认为本应是让“王娜娜事件”尘埃落定的调查结果通报,却引起了更大的舆论次生灾害。究其原因,还是相关部门 诚意不足,小看了舆论的力量。自以为躲过了风头,发布一条“不痛不痒”的处理结果就能了结此事,谁想到媒体和网民都关心着王娜娜被5000元买走的“命 运”,都惦记着要为其“主持公道”。

《法制日报》发表《为什么总有媒体抢着做滥好人》则关注此次媒体的表现。文章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媒体开始追求“情怀”,喜欢以悲天悯人的姿 态来关注每个个体的命运和不幸。有些媒体在描写被顶替者命运的同时,又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顶替者这些年来在别人阴影下过的另类生活以及通过自己的艰苦努 力所取得的成绩和事情公开报道以后处境的悲惨。

其他媒体如北京青年报、工人日报、大河报、扬子晚报、东方早报、中国网、网易、新浪等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关注。

网友观点

1、调查结果模糊 缺乏真相

@福建微校园发起#王娜娜事件调查不能烂尾#你怎么看?的投票,截至3月24日13:00共有935人参与投票,75.3%的网友认为,此次调查未公开如何顶替,下一个王娜娜事件还会再出现。

黄颖02

@南航徐川:#王娜娜事件调查不能烂尾#“王娜娜被冒名上大学”事件似乎尘埃落定,却又如此让人寒心,看似九人认领处分,却又个个语焉不详。盗取别 人前半生的获利者,该如何补偿?篡改别人命运的掌权人,该如何追责?有因有果,有业有报,这样的处分不能是终点,这样的结果不足以平民愤,正义可以迟到, 绝对不能缺席,还一个凿凿真相,还一个朗朗乾坤!

2、查明真相 保障教育公平

@光明日报:#光明时评#【“王娜娜事件”,谢绝语焉不详】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公平 正义更不是口号喊出来的。王娜娜事件之所以举国关注,不仅仅在于其“农村学生”的弱势身份,更在于高招公平牵涉阶层流动之本、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之核心。

@龙敏飞:#真假王娜娜#从罗彩霞到王娜娜,从湖南到河南,中华大地上为何这么多冒名顶替的事情发生?教育主管部门的核查机制在哪?教育公平何在? 很多人在呼吁,希望能给王娜娜事件能给“公平”一个终极交代。但问题是,公平怎么找呢?浪费的13年青春如何找到公平?对类似事情严惩是必须的,但还应前 移监管机制!

事件点评

事件的曝光,引发全民的追责,结果公布,引来舆论的质疑。有舆论指出,调查组做出的王娜娜身份信息被冒用“部分属实”、给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等“不属实”的结论,很难让人信服。事件定性将涉及到事后的追责与补偿,应该慎之又慎。缺少解释的否认,将激起人们的质疑。

一个人要顶替另一个人上学,肯定要在招生机构、户籍机构以及相关其他环节动很多手脚。一系列的环节出问题,不能以简单的疏忽大意、缺乏责任心来解释。在这些环节中,谁起了什么作用、谁获得什么利益、谁承担什么责任,要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

当然,无论怎样的处理结果,都换不回王娜娜被改变的命运,被“借走”的13年的生活。13年前王娜娜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13年后,顶替者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平静的生活。

公众的追责,媒体的质问,都是希望政府能够保持诚意、尊重事实与法律,并且引以为戒,让此类事件不要再次重演。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0551-6532261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产品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zxl@boryou.com      zcb@boryou.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45-17:45,节假日休息

QR co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