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聚焦】文化老人杨绛去世 带走了什么 留下了什么

5月25日1时10分,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舆情聚焦】文化老人杨绛去世 带走了什么 留下了什么

一、事件回顾

5月25日1时10分,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二、舆情发展脉络

舆情隐现——微信流传“杨绛去世”消息

20日,一条关于杨绛先生病危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快速转发,后经辟谣称,只是因“轻度肺炎及肠梗阻住院”,身体已在恢复中。之后,发布杨绛病危的微信公众号删去了病危消息,并向公众道歉。

舆情发展——各大媒体转载 新华社确认

25日下午13点24分,凤凰网第一时间传出杨绛先生离世的消息,信源为一条署名为“发改委周南”的微信朋友圈截图,称“杨绛先生于今天凌晨一点去世”,并回复询问者称:“官方消息可能还没出,但确定无误。我与负责丧事的同事在一起。”
讨论

图片1

25日下午13时32分,澎湃新闻发布以《杨绛近日凌晨去世,享年105岁》为题的文章,并称杨绛先生曾表示,要火化后再发讣告。该文章迅速被新浪、网易、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迅速转载。

25日下午15时42分,新华社发布消息确认,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在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逝世。

舆情关注范围扩大——国外权威媒体发讣文

25日晚,《华盛顿邮报》对杨绛去世进行了相关报道:中国作家杨绛于周三去世,享年104岁。杨绛先生因其丰富的著作和其丈夫而备受瞩目。

图片2

此外,权威经济类杂志《经济学人》也对杨绛去世发布了一条中文版讣文。美联社、德新社也对杨绛逝世一事进行了报道,并都介绍她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和戏剧。

舆情长尾效应——缅怀进行中

在新浪等社交平台上,网友以软文等形式缅怀杨绛先生,重读其作品,探讨其与钱钟书的真挚爱情。因此,对“杨绛离世”相关舆情的关注,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三、舆情态势分析

媒体关注度

截止2016年5月27上午10点整,新浪微博上共有1.1亿名网友对该话题关注,4.2万名网友参与讨论。微信文章共1000篇,位于微信热搜排行榜第2名。而与杨绛相关的话题“杨绛的女儿”“最理想的婚姻”仍处于新浪“上升最快热搜”榜单中。


杨绛 微信热搜1

博约舆情新媒体大数据共监测到“杨绛去世”相关新闻3899条,论坛1143条。

由下图“杨绛去世”相关话题的时间趋势图可以看出,“杨绛去世”话题在25日晚达到高峰,在27日上午达到舆论的峰值。可以考虑因素为25日,杨绛 先生刚刚去世,信息关注度较高。27日为杨绛先生追悼日,清华等高校相继举行追悼会,催涨该舆情关注度。20日,有关杨绛先生病危消息刚刚传出,且有辟谣 等言论出现,使得舆情关注度最低。


由下图“杨绛去世”相关话题地区分布图可以看出,关注该话题的省份以北京、江苏、广东、四川等地为主,上海、河南、福建、安徽等地位次关注地,西北和东北关注较少。可考虑因为杨绛先生作品影响地,长居北京等因素。


3.1媒体关注

观点一:痛惜文学巨匠的离世

杨绛先生居于精神的“高处”,却以“不争”的品格寻“平处”而居;其文字朴素平实,却又隽永风趣,充满参悟人生的智慧与豁达,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 学作品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人民网:先生离世 人间再无“我们仨”。凤凰网写道:“斯世已远,斯人已逝!我们不说一个时代已经落幕,我们只说,明朝长路,我们可还期盼得到杨绛与钱钟书这样的两人?”

观点二:陈述丰富著作 敬佩其才学

杨绛一生著作颇丰,较为熟知的作品有:翻译作品《唐-吉诃德》,小说《洗澡》、舞台剧《称心如意》,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和散文随笔《我们仨》。经纬网:“最才的女”杨绛去世 媒体网民齐缅先生。美联社指出,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至今都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版本。

观点三:赞扬其文人风骨

杨绛虽历经沉浮沧桑,却始终以轻盈的姿态来承担生命的沉重。不论是面对日寇的淫威,还是文革时的苦难,她都能积极乐观面对,不屈不挠。《深圳晚报》 称其为“百年罕见奇女子”,“她是中国的女儿,身上烙印着中国历史的年轮,血液中流淌着华夏民族的荣耀与屈辱,所有的爱与痛,都融化在这片山河之中。” 《财经》杂志刊文称:“杨绛和钱锺书开启了一种为人学文为学的模式。他们一生躲避政治,潜心文学和学术,方才苟全性命于乱世。子曰:智者乐,仁者寿。钱锺 书和杨绛似乎就是这句名言的践行者。”

3.2全民关注

第一、通过文字、转载文章等表达缅怀之情

网友在不同社交平台,通过写信、发文等方式来表达对先生的缅怀惜别之情。超级预言家等微信公众账号:先生一路走好,人生没有永远。新浪用户@Ice_xxx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第二、对杨绛先生文学作品的赞扬

网友纷纷转载和转发杨绛先生作品中的话语,以此来表达对先生文学作品的认知和赞扬。新浪用户@maggiesmiles:我喜欢她在《我们仨》里的温馨真挚。“‘我们仨’相聚天堂,杨绛先生的生命和精神通过她的作品永远地延续和传承了下去。”

第三、赞叹杨绛与钱钟书之间真挚的爱情

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一直为网友津津乐道,并成为现下年轻人追求的爱情模板。众多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旷世情缘。新浪用户@一芝一叶:……欣赏钱钟书和杨绛这样长久的、安稳的生活,不喜欢把自己折腾得遍体鳞伤……

第四、斥责某些利用杨绛去世制造话题的人

不少网民表示朋友圈被杨绛逝世的消息刷屏,且有人抱怨这是“盲目跟风”,并质问:“那些乐此不疲的刷杨绛先生的人,有认真读过她的作品吗?”部分网 友对此观点表示认同,“估计,只有微乎其微的网民,知道杨绛是学者,看过她的学术书。既然不认识,何必打扰她。”但也有网民犀利回应:”就算之前没听说, 没读过她的书,今天也算认识了这位传奇人物,缅怀一下又何妨?”

四、舆情反思——当代人稀缺的闪光点  人们缅怀杨绛先生的根源

4.1浮躁文学风气中的一股清新。杨绛先生的许多著作都是“超级畅销书”,但是没有一本书的销量是通过炒作获得的。她的《我们仨》等晚年作品让读者欣赏到一种“新鲜的经典”,她的创作态度明确的回应了当代文学能不能产生经典及怎样产生经典的困惑。

4.2文化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良品格。杨绛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的骨气,这表现在日寇侵华期间,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不屈不挠地巧妙地与之周旋。在文革期间乐观积极,并将逆境中的遭遇记录下来,以文学的方式提醒后人牢记历史教训。

4.3与钱钟书伉俪情深的真挚感情。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几十年的爱情如初见,伉俪情深。他们的爱情观念传达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让现下浮躁爱情观相形见绌。

五、舆情点评

近年来,剧作家阎肃、相声大师常宝霆、艺术家葛存壮、戏剧家马三立等文化老人去世时,公众都会产生强烈的怀念情绪。全民缅怀的现象是值得欣慰和鼓励 的,这说明尊重文化和文化人的社会风气并没有消失;公民素质整体倾向是好的。但是,人们缅怀文化老人背后的涵义却值得我们深思,社会大众担心,像健在或已 西去的文化老人一样的人,在当下浮躁的社会是否能够继续出现?文化老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后继者能否继承精髓,并创造更多精神财富?继承者们该如何站在 “杨绛们”的肩膀上看世界,这也是人们怀念“杨绛们”所要表达的内涵。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0551-6532261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产品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zxl@boryou.com      zcb@boryou.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45-17:45,节假日休息

QR coce